虽然5月信用债市场整体偏向乐观,但在投资品种选择上,分析机构也具有明显的倾向性。基于当前整体信用基本面仍不乐观、个券违约事件频发,且5月份开始陆续进入评级调整高峰等理由,机构纷纷提示低评级品种有“踩雷”风险。
首先,从刚刚披露完的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和2015年一季报来看,上市公司信用基本面仍不容乐观。海通证券指出,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,上市公司盈利指标持续走低,虽然债务负担和现金流状况因权益增值和投资萎缩而小幅改善,但不足以弥补盈利的弱势,偿债指标继续弱化。
其次,近期个券违约事件频发,后续仍有多只个券存在违约风险。4月份,湘鄂债本金违约、国有企业发行的天威中票利息违约,相继打破公募债券市场的历史纪录,“刚兑”光环越来越淡化。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国企刚兑神话破灭,市场对违约事件的关注将不再仅局限于民营企业。中银国际证券指出,市场对债券的甄别不能再以标签论高下,具体的信用资质分析尤为重要,尤其是对弱景气行业的产业债更应精挑细选、慎重梳理。
第三,年报披露过后,5月份开始将进入评级调整高峰期,评级下调风险可能会令信用债特别是低等级品种形成估值压力。国泰君安证券表示,从近三年历史经验来看,在评级调整高峰期,负面评级调整占比将会上升。对于如何防范评级下调风险,该机构指出,一是要重点关注亏损或盈利大幅下滑的发行人群体;二是目前评级展望为负面的发行人,如果没有显著好转,年报后下调压力也较大;此外,结合历史经验看,还要综合考虑发行人所处行业低迷,发行人目前信用等级较低,外部支持力度偏弱,债务规模上升较快、债务负担沉重,周转压力大等因素。通过对上述因素进行梳理,该机构在其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中,给出了一份包括42家上市公司的评级下调风险较大的发行人名单。
总体而言,在宏观景气增速放缓背景下,低评级企业因抗风险能力较低,遭下调评级或发生违约的风险首当其冲,从行业分布看,煤炭、化工、机械设备、有色金属等周期性行业仍为业绩下滑的重灾区,因此,机构普遍建议尽量回避产能过剩的周期行业的低评级债券。相对低评级,中高等级品种更被机构看好。海通证券表示,未来低等级信用债信用利差下行或将受阻,建议以优质城投和高等级产业债为主展开配置。中银国际表示,未来以短久期中高等级信用债为主,中等级产业债宜在受益于稳增长政策的行业中加以精细挑选。
|